中国果品流通协会
点击蓝字
关注我们
蒙阴,位于山东省临沂市,地处泰沂山脉腹地、蒙山之阴,拥有北纬35°黄金水果带的天然禀赋,凭借优越的光、热、水、土条件,孕育出汁甜如蜜、色泽艳丽的“蒙阴蜜桃”。从历经产业探索的波折,到锁定“短平快”的蜜桃赛道,再到如今71万亩种植面积、年产量超20亿斤、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的富民产业,蒙阴蜜桃的发展史,是一部科技赋能、模式创新与品牌跃升的奋斗史。多年来,蒙阴蜜桃稳居全国桃类第一品牌,其成功离不开坚实的产业基础,它所构建的“品种—品质—品牌”产业闭环链条,既铸就了产业核心竞争力,也树立了农业品牌驱动乡村振兴的典范。
一、发展历程与产业积淀
所谓好山好水出好果,蒙阴地处北纬35度黄金水果带,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,土地中微量元素十七种之多,水质达标率100%,日照时间长、昼夜温差大,是北方落叶果树最适宜种植区之一,所产蜜桃色泽艳丽、汁甜如蜜。
虽然蒙阴果树种植条件优越,但也几经周折,在尝试过苹果、山楂等周期较长的果品后,才确认主推“短平快”的蜜桃。2000年左右,蒙阴蜜桃进入快速发展期,种植面积不断增加,稳居全国县级第一位。产业的进步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,在早期探索阶段,蒙阴蜜桃着力于技术研发,提升生产水平并推动规模化扩展;为提升自主育种能力,蒙阴蜜桃开始与科研院所紧密开展产学研合作,实现国内80%以上的最新品种在蒙阴应用推广。2020年以来,蒙阴蜜桃加快数字技术应用,推动产业进入智慧发展阶段,现代生产技术入户率达95%以上,构建起蒙阴蜜桃现代化生产体系。
如今,蒙阴蜜桃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71万亩以上,年产量稳定在20亿斤以上,2024年蒙阴蜜桃全产业综合产值达109亿元,果农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,蒙阴蜜桃成为年产值百亿元的共富大产业。
图1:蒙阴蜜桃
二、重点举措与发展成效
(一)聚力创新,紧握“蜜桃芯片”
蒙阴蜜桃在产业兴起之初便极其注重品种培育与多元化体系构建,在历经了“引进——改良——自育”的迭代后,已形成成熟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体系。在种苗繁育环节,蒙阴建立全方位产学研合作关系,与国家现代桃产业体系、中国农科院、山东农业大学等共建科研平台,国内最新蜜桃品种80%以上在蒙阴应用推广。通过实施了“一张底图,两本台账”的良种保护体系,即绘制种质资源底图,收录各类蜜桃种质资源290余个,实现县域蜜桃种质资源“一图可查”。建立动态保护台账和鉴定台账,对蜜桃种质资源进行精准管理与保护,为培育抗逆、优质新品种奠定了数据基础。目前蒙阴蜜桃已形成毛桃、油桃、蟠桃、观赏桃四大类品种,主栽品种有70余个,成熟期从5月一直持续到10月,有效对冲了集中上市的供需压力。
此外,蒙阴建成投用现代农业科创中心、蒙阴桃产业学院等平台,构建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,形成“产业+平台+科研”的成果转化体系。着力发展耐储运、抗寒温、抗病虫、风味浓的蜜桃品种,提升蜜桃品质。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与数字技术,实现蜜桃生产、销售、价格等信息采集和种植管理、质量追溯、品牌建设等全过程智慧化、数字化管控。
(二)健全服务,共筑“桃园联盟”
在生产端,蒙阴蜜桃创新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“双领双全”模式,依托329家党组织领办合作社,整合分散村民和零散资源,实现标准化、规模化、集约化种植。同时,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联合总社,牵头与省供销社探索山区果园社会化服务模式,目前已有23万亩果园实现社会化服务,实现果品生产成本下降、品质和效益双提升的“一降两升”。社会服务外,蒙阴蜜桃也持续提升专业生产服务水平,成立专业化服务队220余个,5000余人,其中30%人员外出开展果树修剪、嫁接等服务,70%人员县内从事嫁接、套袋、果品分拣包装等工作,2024年服务队年劳务收入达3亿元。同时,将蜜桃产业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,帮助4320户贫困户新发展果园6036亩,户均年增收2000元。
(三)开拓市场,实现“桃香四溢”
蒙阴县积极拓展蜜桃销售渠道,打造了多元化的营销体系。先后在上海、浙江、济南等地成功举办品牌市场推介会,建成果品批发市场1300余处、储藏加工企业100多家。一方面,蒙阴持续发挥龙头交易市场的辐射作用,完善区域性“竞价收购”产地批发市场体系网络,提升果农销售市场的议价权。2024年蒙阴蜜桃在水果行情普遍下行背景下逆势上涨16.9%。另一方面,重点提升聚利果品、新大地、成东家庭农场等一批经营主体,与天虹超市、山姆会员店、华润万家等高端商超开展“农超对接”合作,进一步扩大高端销售份额。线上则织就电网销售网络,全县发展电商、微商5600余家,每年线上销售蜜桃3亿斤,产值16.5亿元。同时开展“蒙阴蜜桃原产地溯源直播”等系列活动,2024年抖音平台年销售蒙阴蜜桃突破1000万单,较2023年实现翻番。蒙阴蜜桃不仅畅销国内,还远销新加坡、迪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,让世界品味到山东的蜜桃甜香。
图2:蒙阴蜜桃销售专柜
(四)融合发展,打造“世外桃源”
蒙阴以花为媒,以桃会友,根据时令连续多年举办节庆活动,形成“春赏花”“夏采桃”的花果经济链。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九届的桃花节,结合骑行赛、花海登山赛等活动让蒙阴更添春日活力。连续举办五届的蜜桃文化节,借力直播赛事再次宣传蒙阴蜜桃。精品采摘节则配套“果树认养”“蜜桃研学”等活动吸引全民参与。成功打造“赏花采果+乡村游”产业链,让产区变景区、果园变公园。此外,全县41家省级精品采摘园、11家开心农场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红色果乡游”产业,年产值达12亿元。同时,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和深厚文化底蕴,大力实施“全域旅游、全景蒙阴”战略,推出“周末舒心 就来蒙阴”系列活动等,着力打造“崮秀天下 世外桃源”蒙阴品牌。2024年接待游客725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达56亿元。
图3:桃花盛开的蒙阴
三、品牌价值与品牌荣誉
2025年,“蒙阴蜜桃”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6.13亿元,位列桃区域公用品牌第一位。蒙阴蜜桃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宴用桃,历年获得“中华名果”“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”等诸多荣誉,2022年,蒙阴蜜桃上榜首批“好品山东”区域类品牌,2023年,成为中国农民丰收节“土特产”唯一山东代表,品牌价值多年稳居全国桃品牌首位。
观察手札:
蒙阴蜜桃的成功,核心在于构建了一套环环相扣、协同发力的产业生态体系,实现从一粒种子研发到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的延伸与拓展。
在品种端,蒙阴蜜桃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,建立种质资源库与创新体系,实现品种多元化与成熟期拉长,奠定品质与市场基础。在生产端,创新“双领双全”合作社模式,整合资源推动标准化、规模化、集约化种植,并通过专业服务队降本提质、带动就业增收。销售端“双管齐下”:线下完善批发市场网络,对接高端商超;线上发力电商与直播,实现国内外市场同步拓展与品牌声量爆发。产业融合端则深挖“桃文化”,打造节庆活动与花果经济链,发展采摘游、乡村游,显著提升附加值。这条从种源到品牌、从生产到文旅的闭环链条,不仅铸就了蒙阴蜜桃百亿产值的实力,也生动诠释了“小蜜桃撬动大产业”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微信号|中国果品流通协会
信息部|010-66095227
